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文化與人生考題

台大EMBA《文化與人生》課程評量題庫(共10題) 傅佩榮2010.7
1. 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句話與「人之初,性本善」是否可以相容?
不能相容。朱熹認為不相容。
2. 孔子的「仁」可以由哪些層次來理解?請參考
(一)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二) 「克己復禮為仁。……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三)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仁--
a. 人之性--向善--真誠
b. 人之道--擇善--固執
c. 人之成--止於至善 (成,完成)

3. 孟子認為超過「稱王天下」的快樂有哪些?(13.20)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9)天下不與存(10)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11),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12)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 盡心上)

4. 孟子的「知言」是指什麼?(3.2)
一、 「知言」就是能夠辨識言語的真偽、企圖與目的。「浩然之氣」就是正道之氣。
二、 孟子說:「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以孟子的這四個辨別言詞的判准,應該可以達到真知的境界!
三、 知言的目的,就是避免誤交損友,就是在於趨吉避凶!

5. 老子的「三寶」有何內容?(67章)
老子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這段話已透露出老子是一位認真思考、用心生活的哲學實踐家。本文即從「人際互動」、「生活態度」與「處世原則」等三種角度切入,以彰「三寶」現代運用之一隅。

一、慈--

人際互動

老子說:「慈,故能勇。」「慈」有仁、親之義。「仁」就是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所以「乍見孺子將入於井」,就會心生不忍;「親」是「至情」的表現,故荀子言「人之於其親也,至死無窮。」換句話說,只要心存善念、至情,就能勇於表達與接受挑戰,甚且至死不渝。例如,對愛情或婚姻的追求來說,一旦出於至情,就會產生勇氣,有了勇氣,自然能拋開束縛、全力以赴;消防隊員進出火場,捨己救人,犧牲奉獻,可說是仁德與勇氣的極度展現;「慈濟功德會」等宗教公益團體在世界各地救貧、行善,足跡所至,或僻或野,或危或厲,卻仍舊懷抱跋涉千里而不倦、勞心勞力而不悔的精神,這是需要堅定的善念與不撓的勇氣始能成就。

總而言之,心「慈」行「勇」,由近而遠,由寡而眾,發揮人性光輝的感染力,則人際之間的良性互動自然可以逐步擴展、生生不息!故孔子說:「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這就是「上行下效」,它可以在你我之間積極地展開!

二、儉--

生活態度

老子說:「儉,故能廣。」「儉」是一種生活態度,「廣」則有擴大、延伸之義。對全球資源消耗快速、氣候變化日趨異常、物種生存面臨威脅的當前社會來說,想要獲得永續發展、共生共榮,則培養儉樸的生活態度,可以說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

例如,食雖不必「一簞食,一瓢飲」,但也不宜「杯盤狼藉」;衣雖不必「百補千縫」,但也不宜「錦上添花」;住雖不必「僅容旋馬」,但也不宜「雕梁畫棟」;行雖不必「曳輪濡尾」,但也不宜「朱轓皂蓋」。

老子認為對「五色」、「五音」、「五味」的過度追求,是人產生「目盲」、「耳聾」、「口爽」等病狀的主要來源;而「馳騁畋獵」、「難得之貨」則是令人「發狂」、「行動」的重要媒介。也就是說,在感官與生理上的過度需索,是造成人性墮落、萎靡的主要原因。所以古人說「儉德」可以「辟難」;即持儉能「五世其昌」,行奢則「富不過三代」,當前的節能減碳政策與資源再生議題,不就是有鑑於此嗎?

總言之,「儉」是一種「抱樸之道」,吾人若抱持此道,則胸中「山水」,位置可以「自如」,這就是老子「儉,故能廣」所蘊藏的深層意涵,也是《中庸》「無入而不自得」一語的重要指涉。

三、不敢為天下先--

處世原則

老子說:「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不敢為天下先」是一種「不爭」的處世原則,也是謙退之心的展現;而「成器長」則是謙退、不爭所帶來的正面效益。

從「不爭」到「成為萬物之長」,這是多麼玄妙的生命發展歷程,一般人恐怕難以理解、想像,只能用「不可思議」或「匪夷所思」來形容;但如果體會老子所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的意涵,那麼這種歷程也就不足為怪了!

對現代人來說,生命歷程可以是曲折、複雜,也可以是筆直、單純,這原本取決於個人的意識、才力與選擇,並無強制性;唯若要步入成功之路、領袖之列,那麼心懷謙退的處世原則就顯得十分重要,所謂「滿招損,謙受益」、「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即是此意。例如,行事作風要低調含蓄,避免鋒芒畢露;待人接物要謙恭有禮,避免肆無忌憚;旅遠客居要入境隨俗,避免喧賓奪主;述職履新要按部就班、以退為進,避免好大喜功、急於求成。

總之,吾人在處世方面若能秉持不爭、謙退的原則,並且融合創新概念,那麼不僅可以安身立命、廣結善緣、成就事業,更可因此受到各方賞識、擁護,進而到達百川匯海、眾望所歸的境地!
6. 老子認為統治者有幾種層次?(17章)
7. 莊子如何說明「無用之用」?
莊子的無用之用最主要的是在闡述:世間的種種人事物有些看似無捨用處,但他們卻在世上最強韌耐久佔有一方的人事物,在此也似乎在勉勵世人不要輕易自暴自棄,看輕自己。

無用之用,是謂大用。何以言「無用」之妙處?
世人皆常曰要做個「有用」之人,可見無用之人似乎不受主流價值認同。

無用的人格美學,早已體現在莊子其人身上了。有人擬邀請他出仕,不但拒不受祿,更強調自己的無用;寧可學做自在野放的雞隻,亦不願成為籠中鳥。因此,《莊子‧人間世》如是說道:「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莊子的意思是,桂樹可食、漆樹可用,所以,難逃於被人宰割的命運。反觀無用之樹,則得以完好存活。是以,莊子有感而發,世人只知有用的用處,卻全然不能理解無用的用處何在。其實,無用之用,才是真正的大用。

無用之人,看似效率不彰,成就不高;然而,他擁有最多的自在與滿足。是以,他往往得以在大環境的風暴與浪濤中全身而退。

反觀,真正有用之人,總是人前人後,衝鋒陷陣,唯恐他人不知自己有多麼愛做大事。於是,其聰明英勇的形象,不免也常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困頓之感。因此,有用之用,反而成為枉送自己的斷頭利器呢。

因此,無用之用,是謂大用。誠哉斯言!

8. 莊子主張「外化而內不化」,其意何在?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有何意義?
10. 易經占卦為何可能準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