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陳俊忠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陳俊忠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企業倫裡最後一堂課


上午的個案....Google in China.


計量經濟學 Econometrics...
的發音...台語發音~

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MORAL THEORY and FREAMORKS



PCC..Principals, Character, Consequences 以此為三個準則..






Functional Skills v.s. Stakeholder Analysis

CSR小個案測驗...

在留意下列問題的前提,討論下列的個案..
1. 誰會受該筆款項影響?2. 什麼是可能產生的後果?
3. 是否有任何權利或義務的利害關係?4. 有哪些基本原則會被考慮?
5. 對於付款者與收款者有甚麼影響?6. 有哪些文化慣例是相關的?

a. 交通罰單
b. 稅務機關關係
每個同學解讀對於白色信封的150美金,都有不同的合理化解釋,如快速處理、或是涼水費等。是否要把這費用當作成本。
人情世故 v.s. 對價關係
資源稀少 v.s. 供需關係
競爭獲利 v.s. 賽局關係
個人立場 v.s. 企業立場(法律、失業、市場)
c. 佣金回扣
-----道德
|
|
------獲取利潤(合理利潤、超額利潤)
|
|
------競爭手段
|
------原始成本

d. 醫生和藥廠代表
e. 取約官員
f. 約會
應該是唐那提先生的問題。若公司的產品規格,有一定的品質保證與信心,應該不會對於刁難的測試標準,有另外的處理方式。
g. 兒童牛乳
h. 海關貨幣監管
i. 機車意外
j. 遊說
k. Z型車款
l. 記者
m. 海關
n. 合約

過去的CSR與現在的CSR的差異....

從幾個層面思考...

a. 過去:Damage control
b. 過去: 部分 Partial。 現在:
c. 過去強調: input。 現在:Impact
d. 過去: 短期--降低損害。 現在: 長期--創造競爭優勢
e. 過去: Issue 議題導向。 現在: 策略導向。長期經營導向。
f. 過去是CSR(對立)。 現在: CSO(Oppurtunity)。想辦法變成CSR變成CSO。

企業倫理這堂課....除了這個名字之外,有甚麼好名字?

企業經營與倫理--建煌
永續經營--烈宏
企業如何在利己之外,背負更多企業責任--明欽(94學長)
企業社會關係經營--綉娟

Things beyound Profit--me.

個人認為,改課堂名稱的目的必須要先確定...
1. 如果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來參加,那就像經營一家公司一樣,希望更多人來上課,創造更多超額利潤,因此,就得美化這個課堂的名稱。
2. 如果是為了讓這堂課達到更高的效果,可能就不能單純以上課討論的方式,來讓上課的人體驗到不同的企業倫理的層面,或許應該是去參訪或是找做的不錯的企業主來討論,並一起激發想法。

Reviewing the issues of CSR

一早從美國返台....趕來學校上課...希望今天的紀錄不會自己都看不懂....
-------------------------------------------------------------
該CSR嗎?那CSR是甚麼(Company Social Responsibility or Company Stakeholder Responsibility)?為什麼要做CSR?

不該做CSR的原因或限制..
- 公司規模?
- 經濟狀況?
- 資源是否足夠?
- 公司是否獲利?

該做CSR的理由..
- 企業排名(Ranking)
- 企業聲譽(Reputation)
- Value
- 符合政府要求
- 客戶要求
- Future Profit
- FMA/Timing

Michael Porter 1984年提出的價值鏈分析,而CSR的執行是否能在每一個策略活動上,產生加值的效果 (Value-added)?



與NGO的互動可以從敵對,轉成partnership的監督互惠的關係。由內而外,從活動中教育客戶(使用者)。





個人認為...
CSR...
在製造業,因為本來工業就是拿一些資源換成另外一個可以創造超額利潤的資源或商品,如果該企業可以用CSR當作本來的商品或是滿足市場需求的服務(商品),那就可以拿CSR來做加成的效應(cross-selling).
在服務業,相對的原材料較少,所以能夠創造的超額利潤,本身在勞力上的就比較多,所以可能發展的方向就不是減少對原材料的取得而導致的破壞,而是可能朝向更多的公益服務上呈現。

另外相關連結...芝加哥大學米爾頓。傅利曼教授的相關看法...選擇的自由
http://cmurobot.blogspot.com/2008/05/free-to-choose.html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5109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默克藥廠 Merck&Co.,Ltd 是否投入河盲症治療的研究費用


初步討論:

在討論贊成與不贊成投入此藥研發生產的過程當中,大概可以把所有考量的因素分類為:

1. Economic (Profit and Cost, Risk)
2. Organizational effect (culture, image, goodwill)
3. Social impact
4. Stakeholder

再從Stakeholder的角色裡面,我們又再看出幾件事情,
1. Employee
2. Scientist/Research
3. shareholder
4. FDA/Agetns/Institution
5. Patients
6. NGO/ U.N. WHO
7. Media
8. Competitors

Roy Vagelos有甚麼個性/角色:
1. Lab Director
2. Scientist
3. Employee/Career
4. Persoanl/地球村的一員
5. Company/站在Merck的立場

後來Vagelos,並沒有向委員會呈報該方案,而直接透過"包裝預算"的方式來直接投入該研究案的研發。

----以上是PART A的個案討論

PART B:
在九年的研發期間之內,最後藥研發出來了,可是成本很高,是否應該去免費供應?
假設後來真的免費提供此藥品,有否適當的管道?

最後Merck是免費提供該藥品。
Roy Vagelos 後來也成為Merck的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