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學庸講座--大學

若要看懂易經與老子,一定要先看"王弼"的註解,雖然他才23歲就過世了。

仁、義、禮、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

孟子。盡心下--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所以人需要向善....永遠都不要給人設限。
什麼是善?看到那個行為是好的,就是善。
有諸己,就是要自己去做到。
任何時候都做到仁,就是美。
任何時候都做到,又到任何地方去都做到(就有光輝),就是大。
化,教化其他人,就是聖人。

老子,分三部分:
1. 天下大亂
2. 聖人(統治者)出現
3. 悟道

大學提到: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
上、下:上下位者的相處之道。
前、後:職務交接的前後任。
左、右:處於平等位置的人。

孔子說"忠信",提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就是說有十戶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像我這樣既忠心又誠實的人,只是不如我喜歡學習罷了。可見孔子對學習的評價很高,是在忠信之上的。
在《論語》中,有多達近40回提到了學習,孔子不但自己好學,他還主張大家學習。他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是說一個人每天連飯都不吃,覺都不睡,天天在冥想,還不如去好好學習。

對理財的看法:子曰: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義,宜也。就是適宜,適當,然後正當,所以"義"就是正正當當的行為。

與別人相處,用儒家。
與自己相處,用道家,與自己不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